忠路民族小学位于利川市忠路集镇上,地处郁江河畔,环境优雅,育人氛围浓厚。该校建于顺治十八年(公历1661年),为忠路土司第十世覃进孝创设,曾用名“文昌宫”,“忠路义学”,“双江书院”,“初等小学堂”。1949年11月利川解放后改为“利川县忠路小学”,1986年9月1日更名为“忠路民族小学”,沿用至今。从建校之初,经数次改建始成现在的规模。目前,学校在古老与文明处生辉,在改革与创新中勃发。
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在校学生855人,教职工人数47人,学历合格率100%。现有校园面积10880平方米,校舍面积为5354平方米。生均图书13.2册。校产总值近260万元。学校建有60米跑道1个,标准水泥篮球场1个,儿童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台4个,六道次游泳池1个。教学仪器、劳动教育设施、文体器材等装备均已达到普九合格标准,建立了实验室、音乐室等,实现了八配套,实现了校园道路硬化和校园美化,酿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被恩施州教育局评为“忠孝雅诚歌曲大家唱活动”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评估为“五、四、二”工程一类示范学校;“二五”普法先进单位;被利川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先进平安校园”学校;被市绿化委员会授予“绿化合格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德育研究基地学校”和“学校管理试点学校”;被忠路镇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心学校评为“行政管理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同时我校被评为“全国十佳校园网站学校”称号。
学校秉承“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思路,依法治校,大力开展创新教育,以研带训,以训促研,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997年11月全市小学管理研讨会在我校举行,2002年全市继续教育研讨会亦在我校举行,1995年以来学校连续十多年代表全市参加州青少年游泳比赛,总成绩均夺得桂冠,为全市争得了荣誉,学生的作文、手工制品、书画作品,教师的教研成果数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于报刊上发表。
无论在那一方面,以前的忠路民小都很有名气,现在的忠路民小更是今非昔比。特别是2010年,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利用暑假师生休息期间,对我校校舍、操场、环境全部进行了改造、美化。如今,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幢又白又高的漂亮的教学楼以及楼顶上那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教学楼”,阳光下这几个字格外耀眼、醒目。在教学楼的两边各有四个大字——“勤奋、务实、善思、健美”。教学楼里每间教室都是那么的宽阔明亮,教室的门是新的,窗子是新的,墙面是新的,地板是新的,黑板是新的,班训是新的,日光灯是新的.......一切都是新的。我校在今年又新增了20台电脑利用在教师教学上,教师将实现了电子备课,完全打破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学和办公,更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公水平。今年我校将乘胜前进,继往开来,继续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我校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抓好“人心”工程
(1)、加强领导,成立文明单位创建小组
组长:胡用刚(校长)
副组长:赖和轩(副校长、工会主席)
成员:邓齐林(教务主任)
周晓兰(教务副主任)
罗丽华(总务主任)
瞿显斌(总务副主任)
张先锋(办公室主任)
何丽娟(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对以前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做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同时又具有激励与鞭策的效应,重点修改《忠小教师评优方案》和《出勤制度》,使教师们有章可循,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责任意识。
(3)、加强班子建设
经常召开班子会,共商学校大计,要求班子成员讲奉献,要勤政,要教师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做到。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利用集中会议的时间,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每周保证2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不断完善自己。
(5)、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工生活,积极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学习和工作提供优越的条件。
2、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校园网站、专栏、黑板报、标语、电台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文明创建的氛围;通过班会、晨会、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丰富文明创建的内容和形式,树立榜样,塑造先进典型,使文明创建活动更加深化。
3、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创建活动的升华
(1)、依照《恩施州教育系统文明单位检查验收细则》的十个方面,围绕“创建”二字,坚持“以人为本,教研强校”,大力开展创建活动。
(2)、加强单位形象建设,加强教师道德修养,强化服务意识,用共同事业凝聚人,用高尚的情怀鼓舞人,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坚决制止教育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
(3)、扎实开展文明个人,文明班级,文明家庭的评比活动,增强师生主人翁意识;广泛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体活动,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广泛开展社会捐助,节庆纪念,文明共建活动,陶冶师生的情操,全方位地打造创建文明单位的良好的氛围。
4、学校实行“教研兴校”,经常开展各种业务学习和探讨,广泛汲取外界先进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着力培养高素质教师,实现“”学校的目标,积极申报课题研究,让教师全员参与教研,以昂扬的面貌去迎接新时代对教师的挑战。